老体协工作怎么接地气

文章来源:本站    发布时间:2014-09-09

鲜开值

 

今年上半年,朱永明主席在市老体协常委会上明确提出老体协工作也要接地气,并要大家研究思考,认真践行。我认为这是求真务实、问计于民、服务于民的体现,既符合时代要求,又顺应广大老年人的期待,对于我们转变作风,改进工作,创新发展,无疑大有好处。这里,我想结合最近调查的情况,就老体协工作怎么接地气的问题讲几点意见。

首先,要明确接地气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

老体协的主要任务就是致力于老年体育事业,一切围绕老年人转,尽心尽力地为老年人的健康、快乐和幸福服务。我们只有接好地气,思维才更有灵气,工作才更有底气,事业才更有生气。接地气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,归根到底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“促进城市,发展农村,重在基层,面向全体”的老年体育方针,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老年人组织动员起来,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,使他们真正从家里走出来、动起来、乐起来、健起来,实现积极老龄化、健康老龄化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

第二,接地气的基本方法就是深入实际、调查研究

我们老体协工作要接的地气在哪里?就在全市3300多个老体协组织中,在80 万老体协会员中,在240万老年人群中。他们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,由于点多面广量大,要真正把地气接好并非易事,必须坚持分级负责,各负其责,一级抓一级,层层抓落实。尤其是市和区(市)县两级老体协更要带头深入到基层组织和广大老年人群中去,实地考察老年健身活动的现状,了解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和愿望,听取他们对发展老年体育事业的看法和意见,同他们一起探讨和解决健身中遇到的问题,同时总结和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,并从中吸取营养。为了保证接地气的持续性和有效性,各级都应当建立相应的调研制度,明确责任和分工,确定各自的联系点并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交流。

第三,接地气就要在“重在基层,面向全体”上有新突破

这些年来,我市老体协工作是积极进取、卓有成效的。但通观全局我们还有不少薄弱环节。比如:组织网络还没有实现全覆盖,8%的乡镇(街道)、9%的村(社区)和相当部分企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老体协组织,或存在“几不管”的死角;有的虽建有老体协组织,但由于条件差、组织领导不得力,老年健身活动开展得不经常、不广泛。普遍反映:农村落后于城镇,山丘区落后于平坝区,居民散居区落后于居民聚集区,越是发达区、闹市区健身越活跃,越是边远地区和不发达区健身活动越冷清。从参与的人群看,男性普遍少于女性,“阴盛阳衰”的状况似乎很难改变。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,要通过接地气不断化解这些薄弱环节,争取“重在基层,面向全体”上有一个新突破。其主要标志是: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真正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,各项健身活动的参与率有明显提高,老年体育人口有明显增长,“阴盛阳衰”的状况也要有明显改变,使老年人成为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一支强大生力军。为此,我们必须集思广益,多措并举。

一是努力增强广大老年人的健身意识,提高其参与健身活动的自觉性。这个问题在城市可能解决得好一些,但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。要通过广泛宣传、举办讲座、健身示范引路、典型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,引导老年人认识体育健身、科学养生的好处,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,使健身活动成为自己生活的需要和良好习惯。

二是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必要保障条件。我市通过贯彻川委办{2009}23号、成委办{2010}11号文(以下简称省、市两办文件)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,城乡活动场地设施、经费等保障条件已基本具备,现在主要是理顺内部关系,加强组织协调,完善管理机制,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,更好地为老年人健身服务。

三是用丰富多彩、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广大老年人参与。鉴于老年人群文化层次、志趣爱好、身体状况各不相同,老年健身项目和内容要多元化,以“玩”的体育为主,力求简单易学,轻松柔和,快慢适当,尽量适合老年人的特点。坚持文体结合,体卫结合,体旅结合,把体育健身和文艺展演、书画习作、科学养生、旅游观光融合一体,合理安排,让老年人自主选择、自愿参与、达到愉悦身心,健体益智的目的。

四是活动方式要灵活多样,尽量方便老年人参与。坚持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、因人制宜的原则,提倡项目自选,就近自练,绿色低碳,健康安全。充分利用身边的场地设施,抓好经常性活动的开展。实行大中小型结合,以小为主;集中与分散结合,以分散为主;普及与提高结合,以普及为主。强调不拘形式,重在参与,机动灵活,贵在坚持。争取天天有活动,月月有展示,季季有比赛,年年有新招。

五是加强骨干培训,不断扩大老年健身人群。各级老体协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骨干队伍建设,完善市、县、乡三级培训体系,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项目创新、技术指导和推广普及中的积极作用。从全市来说,既要抓好新项目的开发,积极推出一批富有地方和时代特色、能登大雅之堂的精品项目,更要抓好大众喜欢参与的传统项目,如步行、骑游、门球、乒乓、游泳、太极、腰鼓、广场舞、健身球等,用心打造一批有成都特色的太极拳之乡,健身球之乡,柔力球之乡和别具一格的绿道健身团队。

第四,接地气就要注意研究新情况,解决新问题

形势在发展,改革在深化,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。这次调查中,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认真对待。

一是组织网络建设问题。我市老体协要实现组织网络全覆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没有全域覆盖、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实现全域覆盖就应按属地原则,把本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一并纳入工作范围。凡是没有建立老体协组织的都应抓紧建立;原已建立但由于城市化推进,区划和人事变更等因素,原有组织网络需作相应调整;少数老体协组织班子不齐不力、工作不到位的,更需抓紧解决。至于组织网络存在某些不规范问题,也应在实践中逐步规范完善。

二是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。随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,政社分开,政府向社会转移并购买公共服务已是大势所趋,作为老体协这样的社团组织如何适应这种转变,如何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履职尽责,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,更需要加强学习,明确权责,创新思维,练好内功,做好思想组织准备和人才储备,努力增强参与社会治理,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能力。

三是基层领导骨干的劳务补贴问题。从全市看,相当一部分基层老体协骨干由于种种原因,至今无任何劳务补贴,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固然可佳,但从长远看,从保护和提高基层领导的积极性考虑,必要的合理的劳务补贴是应该的。省市两办文件也早有明确规定。各级应把相关政策用足用活用好。现在看来,这个问题并不完全是财力问题,也有认识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。只要把工作真正做到家了,问题并不难解决,一些区(市)县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。

第五,接地气就要推动和保证省、市两办文件全面落实

省、市两办文件对于指导老体协工作健康发展,开创老年体育事业新局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实践证明,这是我们的一把“尚方宝剑”,任何时候都不能丢。

最近我们对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两级贯彻落实省、市两办文件的情况作了一番调查,并按好、中、差三类进行了量化分析。其结果是:乡镇(街道)一级好的占44%,中间的占35%,差的占21%;村(社区)一级好的占34%,中间的占40%,差的占26%。这里排查的依据就是省、市两办文件的“六有”要求。好的主要特点就是“六有”要求落实到位,突出表现在组织健全、领导有力,场地和经费有保证,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得好,参与率高;差的主要是“六有”要求多项不落实,老体协组织网络未形成或名存实亡或不起作用,老年人健身活动开展得差。

上述量化分析说明:两级基层组织落实省、市两办文件的情况总体不错,主流是好的,差的占百分之二十多一点。但明显发展不平衡,乡镇(街道)层面好于村(社区)层面,越往基层问题更多一些,工作难度更大一些。今后的工作重点确实应向基层倾斜。可考虑把今年作为接地气年,突出抓好基层工作,实行以点带面,分类指导。要继续抓住落实省、市两办文件不放,按“六有”要求,缺啥补啥,把弱项变强,把短板变长。解决基层问题,离不开上级组织的支持、帮助和指导,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先把基层组织建立健全起来,尤其是要选好一个素质高、能力强、有威望的一把手。这是抓好基层的突破口,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。

最后,我们希望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继续加强对老体协工作的领导,建议多从行政角度加强对落实省、市两办文件情况的督促检查,并帮助建立相关长效机制。随着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和人事更替,原两办文件可能会在后继领导中淡忘,如何巩固和发展省、市两办文件的成果,确保原有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这是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。因此呼吁上下左右共同努力,把这个长效机制尽快建立起来。 

 作者系成都市老体协副主席,本文是他在2014年成都市老年体育工作会上的发言)